0755-23067700
  EN
新闻资讯Banner
您当前的位置 : Home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 PCB走线宽度与铜厚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PCB走线宽度与铜厚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来源:深圳普林电路 日期:2025-02-14 浏览量:

1. 大电流 PCB 的铜厚范围(>2 安培)是多少?

对于大电流 PCB>2 安培),铜厚通常从 1 oz (35 µm) 开始,最高可达 6 oz (210 µm) 或更高,具体取决于电流大小和散热需求。

例如:

1 oz (35 µm) 适用于中等电流。

2 oz (70 µm) 或更高适用于大电流(>5 安培)。

 

2. PCB走线宽度与铜厚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走线宽度与铜厚度成正比。铜厚增加时,走线宽度也需要相应增加以承载相同的电流。

下表显示了特定铜厚度的最佳线宽和间距:

铜厚 外层最小线宽 (mil) 外层最小间距 (mil) 内层最小线宽 (mil) 内层最小间距 (mil)
5 µm (0.18 oz) 2 2 2 2
9 µm (0.25 oz) 3 3 2.5 2.5
1/2 oz (17.5 µm) 4 4 3 3
1 oz (35 µm) 6 6 4 4
2 oz (70 µm) 8 8 6 6
3 oz (105 µm) 12 12 7 7
4 oz (140 µm) 14 14 8 8
5 oz (175 µm) 16 16 9 9
6 oz (210 µm) 20 20 10 10

补充说明

电流容量计算:走线宽度和铜厚需要根据电流容量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估算:

其中:

  • I 是电流(安培)。

  • k 是常数(外层约为 0.048,内层约为 0.024)。

  • ΔT 是温升(°C)。

  • A 是走线横截面积(mil²)。


制造限制:实际设计中,走线宽度和间距还需要考虑 PCB 制造商的工艺能力(如最小线宽和间距)。

建议在实际设计中使用专业的 PCB 设计工具(如 KiCadAltium Designer 等)进行电流容量计算和走线优化,以确保设计的可靠性和可制造性。

 

3. 选择走线宽度和间距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在选择走线宽度和间距时,您需要考虑铜的厚度/重量,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电流大小:根据电流计算所需的走线宽度(使用 IPC-2221 标准或其他电流容量计算工具)。

2. 温升限制:走线宽度和铜厚需要满足温升要求(通常为 10°C 或更低)。

3. PCB 层数:内层和外层的散热能力不同,内层走线通常需要更宽。

4. 信号完整性:高频信号需要考虑阻抗匹配和串扰。

5. 制造能力:PCB 制造商的工艺限制(如最小线宽和间距)。

 



推荐新闻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 2024深圳市普林电路有限公司粤ICP备2023109621号粤公网安备 44030002001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