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希捷解散苏州工厂,今年年初日东电工宣布停止其苏州公司光学事业部门生产活动后,苏州又一外资企业欧姆龙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欧姆龙)于近日宣布永久停产。
根据苏州欧姆龙贴出的《关于关闭欧姆龙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的公告》显示,苏州欧姆龙宣布自2018年7月16日起,公司将进入整体永久停工停产,并开展员工安置工作。
7月18日,《每日经济新闻》来到位于苏州高新企业技术开发区的苏州欧姆龙,从厂区外可看到内部已无生产迹象,而几名门卫仍在看守厂区。苏州欧姆龙的门卫告诉记者,员工安置工作已经完成,厂子里的员工大都已经离开,现在只有几个工作人员在进行善后工作,做好清算整理等。
关于停产原因,7月19日,欧姆龙(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姆龙中国)回应记者称,为应对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的革新突变,欧姆龙总社针对优化背光板事业进行结构改革。而作为这项改革的一个环节,经由公司股东会慎重研究之后做出决议,决定提前解散公司,并对公司员工进行遣散安置。
员工安置事项已完成
公开资料显示,苏州欧姆龙成立于2003年12月,注册资本2250万美元,欧姆龙精密电子株式会社持股55.56%,欧姆龙精密电子(香港)有限公司持股44.44%。公司主要经营设计、生产、销售液晶背光板等光电子器件、相关零部件及模具、治工具,产品主要用于手机、汽车车载装置、PC等中小型产品的彩色液晶背光板。员工曾达千人以上。
如今工厂关闭,员工权益如何保障?对此,苏州欧姆龙在公告中表示:“为保障公司全体员工的合法权益,决定自2018年7月16日起至2018年7月18日期间(协商期)与全体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对于有‘三期’、工伤或职业并情形的特殊员工,协商期可延长2018年7月25日(延长期间称为‘特殊协商期’),在协商期内,公司将提供高于法定标准的协商解除补偿,并尽最大可能帮助员工再次就业,对于协商期内未能与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公司将于2018年7月31日依法终止劳动合同,并支付法定标准的补偿。”
欧姆龙中国方面向记者表示,本次提前解散的决定得到了员工的高度理解和配合。在协商期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公司都提供了高于法定补偿标准的经济补偿。目前相关工作已经结束,所有员工均已与公司达成解约协议。
一位赶来招聘该工厂原管理层的企业人士向记者感叹:“来晚了,员工都离开了,看样子他们员工安置工作做得比较好。”
据欧姆龙中文官网介绍,欧姆龙集团创立于1933年,是全球知名的自动化控制及电子设备制造厂商,产品涉及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社会系统、健康医疗设备等领域。除了苏州的精密电子公司外,欧姆龙目前还在大连、上海、广州、深圳、东莞等地设有生产基地。
液晶背光板等光电子器件业务是欧姆龙的重要事业组成。7月19日,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出的欧姆龙背光板业务的调整方向,对中国市场的未来投资布局等问题,截至发稿,欧姆龙中国方面未做回应。
液晶背光板市场萎缩
苏州欧姆龙的解散,其实也反映出当前显示技术革命下,液晶背光板行业所面临的来自新技术的挑战。
苏州欧姆龙主营的背光板是用来确保液晶显示屏背后发出光亮的光源装置,而随着近年来不需要背光板的OLED屏在智能手机、车载装置、电视等市场的广泛应用,无疑对液晶背光市场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关于停产原因,苏州欧姆龙在公告坦言,“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革新突变,欧姆龙日本总社不得不对于经营进行相应调整。”
7月18日,家业行业资深分析师刘步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由于OLED屏具有轻薄、柔性显示、成像质量更佳等优势,业内普遍认为OLED将成为未来显示技术的主流,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液晶逐步被OLED替代,这是一个大趋势,而OLED不需要背光,为背光而生的企业可能未来发展空间确实会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很多做液晶面板的企业都做背光模组,因此单纯做背光源的企业其生存空间也就更小了。
据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数据,背光应用在过去一直是LED产业重要的成长引擎和技术孵化器,产值从2011年破30亿美元到2013年达到顶峰至49亿美元,之后却急转直下,从2014年开始,连续两年断崖式下跌,到2015年的产值对比2013蒸发了近一半。
而与之不同的是,液晶替代技术OLED则迎来了爆发期。目前,苹果、三星、华为等手机终端纷纷推出OLED屏手机;大尺寸电视屏方面,OLED阵营在全球已经扩展至14家,其中包括海信、创维、长虹、康佳等中国主流电视企业。行业格局上,韩国面板厂商三星、LG在OLED领域仍保持领先优势,而京东方、华星光电、维信诺、天马等国产面板厂商正加速追赶,扩增OLED产线。
据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预估,OLED在整体智能手机的搭载率,将从2017年的28%稳健成长至2018年的33%。
刘步尘认为,OLED近年来都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其已经在中小尺寸屏幕市场得到较为广泛地应用,在电视等大尺寸市场发展相对慢些。预计OLED屏大规模取代液晶显示屏将在2022年之后。
利用外资重点方向在改变
近年来,除了欧姆龙、希捷、日东电工等外,此前诺基亚苏州工厂、苏州紫兴纸业、韩国三星电子代工厂和苹果供应商等企业也关闭苏州工厂。
对此,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苏州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外商比例比较高,不过很多是劳动密集型的代工企业。而随着国内的劳动成本、企业营运成本升高,部分企业往中国中西部地区或者东南亚国家转移,这是企业的市场行为,也很正常。另外,苏州体量已经非常大,GDP突破万亿大关,因此尽管有产业转移,但不会“伤筋动骨”,不会在根本上影响苏州的发展态势和目前所处的城市地位。
那么苏州未来之路该如何走?徐长乐认为,过去苏州以制造业为主,近年来转型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很快,实现了从“制造业大市”到“服务业大市”的转变;另外,在创新发展方面,苏州也在不断积累积蓄,拥有多个国家级开发区;同时苏州产业基础比较扎实,并且紧邻上海,这些都是利好的方面。对苏州而言,现在最需要的是发挥自主创新的引领性作用,加强新经济方面的布局。
另一方面,此前日东电工将部分生产线从苏州转移时,曾引发外资撤离苏州的讨论。彼时,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对媒体表示,在中国利用外资问题上,不能因一叶而障目。绝大部分外资企业仍然看好中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潜力,投资信心继续增强。
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5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026家,同比增长97.6%;实际利用外资345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折526.6亿美元,同比增长3.6%)。1-5月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100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3%,占比达29.1%。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9.8%,占比达到20.5%。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33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9%。
根据苏州市的官方数据,2017年全年苏州实际使用外资60.6亿美元,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项目使用外资占到51.2%。
“当前,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利用外资的结构也在调整和升级,高端装备制造的企业,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高的企业等,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利用外资的重点方向。”高峰彼时指出。